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

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

全国大部分地方坟墓的墓碑,特别是民间坟墓的墓碑,大多数是竖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写法,各地有所不同,国家单位建造的公墓与民间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现我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为例,介绍碑文的具体写法。

一、竖式墓碑的形状及尺寸:竖式墓碑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就是必须“合生老”(详见下文)。墓碑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小型墓碑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中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1寸、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2尺2寸(约70厘米);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6寸、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2尺7寸(约90厘米)。凡高度超过3尺7寸,宽度超过2尺7寸的墓碑,就属于大型墓碑,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二、竖式墓碑的碑文结构:竖式墓碑的碑文,根据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项基本内容,即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中型墓碑和较大型墓碑,碑文除上述三项基本内容外,还可增加坟内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简历。大型墓碑,碑文除有三项基本内容和生平简历外,还可增加碑序或墓志铭等。对可增加的部分内容,并非必须增加,一般是根据墓碑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决定。

三、写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写碑文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行数和字数都必须“合生老”,列数不作要求,能合就尽量合。有些人家,就连每行、每列的字数都要求“合生老”,这是过分的讲究,一般情况是做不到的。所谓“合生老”,就是按“1、2、3、4、5”去对应“生、老、病、死、苦”,最后的一行和最后的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具体对应如下: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

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由以上排列可知,凡是尾数带1、2、6、7的数字都“合生老”,不带1、2、6、7的数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说,碑文的行数和字数都必须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数字之一才行。至于为什么要“合生老”,“合生老”是否科学,因不是本文内容,这里就省略了。

四、竖式墓碑碑文的写法:先根据需要把各部分内容写好,然后分别数每部分的行数、字数和总字数,如果有不“合生老”的,就必须进行增减调整。具体写法及调整方法如下:

1、主体碑文写法:主体碑文用大号字体写在墓碑的正中间,内容一般是:

祖考某公某某墓(对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对祖母),显考某公某某墓(对父亲),显妣某母某氏墓(对母亲),岳考某公某某墓(对岳父),岳妣某母某氏墓(对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对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对妻子),老师某某之墓(对老师)、好友某某某墓(对朋友),等等。对于女性,也可以直接写姓名,例如写成“显妣某某某墓”(对母亲),“先室某某某墓”(对妻子),如果是单名的,在“墓”字前加一“之”字,例如“显妣某某之墓”(对母亲)。

如果是男女合葬的双墓,男老人和女老人的名称(包括考、妣)应按男右女左并排,最上边的“显”或“祖”、“岳”字,最下边的“墓”或“之墓”等两人共用,写在两列的正中间。主体碑文的行数必须“合生老”,就是说必须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写成“之墓”多一字,可以减少墓前的“之”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为11字、12字,可在“之墓”上边增加“老人”、“老大人”(男性)、“老太君”(女性)进行调整,还可在姓之后名之前增加“讳”字进行调整。

2、立碑时间的写法:立碑时间的写法有的只写公历,有的只写农历,有的是公历加农历,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右边。例如:

公元△△△△年△月△日(11字); 农历岁次△△年△月△△日(12字);

公元△△△△岁次△△年△月△△日立(17字);

如果是用公历,时间在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两个字,在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个字,容易导致字数不“合生老”,这就需要增减调整。如果是公历的,由于无法减少,就增加到16或17字。例如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如果是用农历,如果字数多了,“十一月”可改为“冬月”,“十二月”可改为“腊月”,日期数字超过的,可改为“吉日”,如果字数少了,可将月份增加字数,例如三月可改为“暮春月”,四月可改为孟夏月,八月可改为仲秋月等,同时,也可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3、子孙名称的写法:子孙名称,如果是父辈坟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如果是祖辈及以上坟墓,有的还有曾孙、玄孙等,由于人数太多,墓碑位置不够写,写得太小了也看不清楚,因此就需要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具体写的人员范围,一般是从主持立碑的人员辈份写起,最好不超过20个名字,否则就太拥挤。子孙名称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左边,具体写法如下:

第一行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男”字,第三行写儿子所属字辈,第四行写儿子辈名称,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够的,可继续排第五、第六行。

写完儿子辈名称后再在下一行写孙子辈,先写一“孙”字,再在下一行写孙子的字辈,然后再写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已经有曾孙的,仍然需要写上去。方法是先写“曾孙”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写曾孙的字辈,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对于女儿和孙女等女性子孙,如果男性子孙人数较多就可以不写,如果需要写的,可以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方法是先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女”字,第三行写女儿们的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孙女名称写在女儿名称的下一行,先写“孙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边一行写孙女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子孙名称一般只写同姓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媳妇和女婿就不写,外甥虽有血缘关系但已属外姓也不用写,但如果子孙人数较少,名字在5个以下的,由于字数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将媳妇、女婿、外甥等写上去。

经常有读者咨询:因计划生育或其他原因,导致儿孙以下男性子孙无人,可否有外孙外孙女姓氏写在上面兜底?个人认为这个牵涉到传统民俗,继承法,感情因素。按照中国传统民俗,外孙以后属于外姓,不同祖宗不可再写,当有侄儿孙辈以下曾孙,推选一位代理以示这宗族后继有人,这样比较名正言顺合乎民俗,但因为和侄儿孙辈的感情因素,以及继承原因。加之许多人宗亲观念淡薄,从感情考虑另选外姓外孙以下替代,或其他人双方自愿也未尝不可.。

不论写左边或右边的子孙,写完后都需要在下一行写一“祀”字。写完上述内容后,就分别计算子孙内容的行数,必须“合生老”才行。即要么是6行(最少)或7行,要么是11行或12行,要么是16行或17行(最多),计算后如果行数不够的,就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如果行数还不够,就在主持立碑这一辈的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占一行)来进行调整。

4、附加内容的写法:附加内容是指坟内老人的生卒时间、生平简历或墓碑铭。附加内容一般是宽大的墓碑才需要写,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即写女性子孙的地方),如果写附加内容后位置不够写女性子孙,可将女性子孙写到男性子孙的左边或下边。

生卒时间的写法:单墓写成一列,双墓写成两列,字数仍需“合生老”才行。例如: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22字),如果不“合生老”的,需要作增减调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点,或者省略具体日期,只写到年月即可。

生平简历的写法:主要写其生卒时间地点,主要的经历及职业,担任过的职务,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等。要求语言精练、用词恰当、短小精悍,只写主要事迹,不写具体细节。要求既不用标点又能让人正确断句,文字要严谨,不能有歧义。格式为竖排,从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墓志铭的写法:墓碑铭主要是对其生平事迹进行歌颂性的归纳和总结,一般只用于生前比较有影响的官员、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艺术家、慈善家、企业家、歌唱家、影视明星、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墓志铭一般是写成诗歌或韵文的形式,必须朗朗上口、通顺押韵、可读可唱。格式仍然是竖排,从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标点,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5、最后的修正和调整:待各部分内容的字数和行数“合生老”后,还要计算总字数。总字数,就是整块墓碑上所有文字的总和,这个总字数仍然必须“合生老”。如果发现不“合生老”,就得在某些部分适当增加或减少字数进行调整,务必使总字数达到“合生老”的要求才行。附:竖式碑文示意图如下:

父母合葬墓碑文父母合葬墓碑文:

黄河泱泱,五岳巍巍,先人之风,山高水长。恩深绵延,伟功荫后,睿明厚德,光照后世。

吾祖二人,苦心积虑,育吾姊妹,艰辛备尝。吾父申公,勤劳持家,手泽所过,皆有条理。

终生教育,堪为人师,以德行世,桃李天下。吾母席氏,大爱至深,抚我数人,又及重孙。

慈祥恺恻,众人皆赞,不言诳语,只余真诚。吾祖德馨,难述全备,养护深恩,春晖朝霭。

缅怀祖德,光大发扬,延至后世,皆不可忘。

兄弟姊妹:申##------

二〇二四年 三 月 # 日星期 一# 阴历 二月#3日

第二篇:祭父母碑文祭父母碑文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

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大致归纳起来,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份,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功劳过失,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公则徐纪念碑》。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墓碑碑文搞笑大全

1)生时何需久睡,死後自会长眠。 2)本人已死,有事烧纸。

3)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你踩到我了。

4)谢谢你来看我,我会时常上去看你的。

5)如果可能,请把我叫醒…… 6)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7)我这里一缺三,就缺你了。 8)我都死了,你们还要来烦我!

9)我从前是个胖子,现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样有骨感!

10)我转世在美国,现在电话还没设定,E-mail:***@*****.com

范例:王洛宾墓碑碑文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重。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为二...

父母墓碑的碑文参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请自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19xx年01月29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20xx年12月07日在北京仙逝。慈父幼年丧父,与祖母相依为命,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谋生,学徒经商,供养祖母,后娶妻成家,养育了两儿两女。因妻生病,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慈父劳苦一生,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慈父平凡的一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您是子女心目中伟大的父亲,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教,日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XXX一生奋斗不息,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奉父百年岂足?哀哉正当壮年,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留芳他日,应是慈颜无相见,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今天是您离开我们XX周年的日子,早晨我和弟弟一行,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一路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继而又飘起了朵朵雪花,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感物思人,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 无私母爱(百日祭文)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您在天堂还好吗?妈妈啊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程,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为了子女付出一切。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 .爸,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清晰,抹也抹不去,令我不容怀疑,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接受吗,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健康的,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就让我们阴阳永隔?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呢?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给我讲道理,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给您烧“二七”的那天,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让我别再想您了,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不说!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整自网络,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祖)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讳学禄,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16年月日,无疾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讳秀云,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中缙绅,雅望闾里,敬天乐土,奉书勤业。持掌家祖事务,教家丁卯,少适耕读。先严勤而有度,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至国中遭寇,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始辍弃学业,专心操劳农务,守祖业于乱世,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xx父母碑文

先父xx,乘甲子,适孟冬。垂髫丧母,乞荒踵兄。颠沛流离,动心忍性。总发拜塾,刺股炳萤,拙而不惰,迟而不凝。寒窗数载,弱冠师宗,传道解惑,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7.李xx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xx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xx,癸亥孟春二十九生,庚辰孟夏初九卒,享年七十八岁。幼孤罹难而志远,躬耕自学而不倦。入杏林以济世,涉梨园以教人,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可师可表.

9.邢xx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x,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享年六十又八。先祖幼贫未塾,博闻见丰,佣耕垄亩,园艺庖丁。贫而乐道,勤谨至终。暮时谆谆,典史启蒙,侪辈逢霖,与日俱成。鳏夫老矣,天伦融融。然乐未极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山号水泣,心摧骨恸,疚面深思,顿首涕零,其辞曰:******

10.王xx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季春二日孝子王xx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父秉性兮,孝友德全。生儿育女兮,训诲渊源。余冀父寿兮,亿万期年。

11.张xx祭父母文

父亲(张xx)出身农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时窘迫贫寒,衣食无着。八岁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长工。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他就支撑家业,下苦力谋生,奉养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国后,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贫农代表。母亲(边xx)祖籍河南省xx县xx镇xx村,家境穷苦。一九四零年家乡遭遇黄河决口之灾,她与家人逃荒离散,只身流落陕西,佣工乞讨,漂泊无所。十八岁嫁到张家。******

12.李xx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聪颖貌恭,好学强志,孳孳不苟,束身自修,颇为师喜父爱。及壬辰十五,厄运天降,凶岁三丧:祖父母相继作古,伯母接踵病殇。先父抱戚衔哀,辍学而躬耕。越二年,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xx乡。传道之余,怜病者之蹒跚,悯患者之呻吟,遂弃教研习诊脉于xx联合诊所。苦读揣摩,临床实践,三载未尽,受xx县卫生局医护员。明年,入xx县红十字协会,兢兢从医,脉脉待患,扶伤五载,晋护士职。癸丑而立,修业于三原卫校暨西京儿童医院,迁晋医师。善内儿科,长中西医辩证施治。回春之术,孺牛之德,乾永扶麟(注),皆盛口碑。寿至桑榆,不忍一生所得为时而湮,遂自立诊所,悬壶济世,传医术于膝下及乡医诸生。

13.祭祖父母碑文

祖父绥旺,表字兆甫 宣统元年,诞于神木

天赋异禀,幼入私塾 精晓五经,娴熟四书

长而丧父,育弟侍母 继而丧母,独立门户

率丁廿余,营田百亩 卧薪十载,终成望族

名满一方,不孚先祖 年甫古稀,驾崩故土

庞氏一生,尚道尊儒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祖母张氏,生在甲午 讳名翠华,柔美贤淑

秀外惠中,兰心罗敷

以下碑文,整自网络,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祖)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讳学禄,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16年月日,

无疾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讳秀云,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中缙绅,雅望闾里,敬天乐土,奉书勤业。持掌家祖事务,教家丁卯,少适耕读。先严勤而有度,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至国中遭寇,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始辍弃学业,专心操劳农务,守祖业于乱世,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xx父母碑文

先父xx,乘甲子,适孟冬。垂髫丧母,乞荒踵兄。颠沛流离,动心忍性。总发拜塾,刺股炳萤,拙而不惰,迟而不凝。寒窗数载,弱冠师宗,传道解惑,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

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7.李xx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xx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xx,癸亥孟春二十九生,庚辰孟夏初九卒,享年七十八岁。幼孤罹难而志远,躬耕自学而不倦。入杏林以济世,涉梨园以教人,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可师可表.

9.邢xx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x,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享年六十又八。先祖幼贫未塾,博闻见丰,佣耕垄亩,园艺庖丁。贫而乐道,勤谨至终。暮时谆谆,典史启蒙,侪辈逢霖,与日俱成。鳏夫老矣,天伦融融。然乐未极

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山号水泣,心摧骨恸,疚面深思,顿首涕零,其辞曰:******

10.王xx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季春二日孝子王xx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父秉性兮,孝友德全。生儿育女兮,训诲渊源。余冀父寿兮,亿万期年。

11.张xx祭父母文

父亲(张xx)出身农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时窘迫贫寒,衣食无着。八岁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长工。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他就支撑家业,下苦力谋生,奉养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国后,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贫农代表。母亲(边xx)祖籍河南省xx县xx镇xx村,家境穷苦。一九四零年家乡遭遇黄河决口之灾,她与家人逃荒离散,只身流落陕西,佣工乞讨,漂泊无所。十八岁嫁到张家。******

12.李xx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聪颖貌恭,好学强志,孳孳不苟,束身自修,颇为师喜父爱。及壬辰十五,厄运天降,凶岁三丧:祖父

母相继作古,伯母接踵病殇。先父抱戚衔哀,辍学而躬耕。越二年,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xx乡。传道之余,怜病者之蹒跚,悯患者之呻吟,遂弃教研习诊脉于xx联合诊所。苦读揣摩,临床实践,三载未尽,受xx县卫生局医护员。明年,入xx县红十字协会,兢兢从医,脉脉待患,扶伤五载,晋护士职。癸丑而立,修业于三原卫校暨西京儿童医院,迁晋医师。善内儿科,长中西医辩证施治。回春之术,孺牛之德,乾永扶麟(注),皆盛口碑。寿至桑榆,不忍一生所得为时而湮,遂自立诊所,悬壶济世,传医术于膝下及乡医诸生。

碑文大全

1.音容宛在, 永远怀念 2.养育之恩, 永世不忘

3.生为奉献, 万古流芳 4.祖训永耀, 恩泽长存

5.勤劳一生, 德泽子孙 6.胸有天地, 一生真诚

7.寸草春晖, 永志不忘 8.无私奉献, 后人楷模

9.相见梦里, 慰魂千秋 10.父范长存,母仪永在

11.痛失良友,硕德永怀 12.清望昭垂,道范长存

13.音容宛在,遗爱人间 14.耆德遗思,哲人其萎

相关推荐

青蛙住哪裡
365体育注册送365

青蛙住哪裡

📅 06-29 👁️ 4431
雷军电动汽车最新价格
365体育注册送365

雷军电动汽车最新价格

📅 07-14 👁️ 9483
新手必看!绝对防御塔防小游戏避坑攻略大揭秘来源: 用户投稿2025-02-08 09:36:0045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