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杜甫当过哪些官

来看看杜甫当过哪些官

​​杜甫当过的官

本文是对杜甫做过的官职、时间的一个整理,想写全面但仍会有疏漏。另外把弃官原因也简单分析一h点,但具体情况复杂,部分从简,但篇幅仍然有些长,我不是官迷,只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梳理记录出来。

第一份工作、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 时间:755年10月到756年6月。级别:正八品下。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地点是长安,右卫率府是侍卫军,仪仗队,卫兵。当时年龄:44岁。

这是很小的官了,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十一月初一这天深夜,杜甫离开了长安,去奉先县(陕西蒲城)探亲,到家就听到家人哭,小儿子饿死!“朱门酒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禄山755年12月打到洛阳,756 年正月称大燕皇帝,长安沦陷是在756年7月,战火未至,皇帝出逃,工作就没了。

第二份工作、左拾遗

​ 左拾遗,757年5月16日到次年春,工作地点,凤翔(宝鸡),级别:从八品上。工作内容:拾遗补阙,是专门服务于皇帝的谏官,看见皇帝的命令有不便于时、不合于理的,提意见,同时还有举荐贤良的责任,级别低但算是皇上近臣。

756年玄宗西逃入蜀不知生死,因此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为肃宗。杜甫听说后八月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带兵打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冒死徒步闯过战区到凤翔投奔肃宗,皇帝很感动。肃宗委任“今特命为宣义郎行在左拾遗”,“宣义郎”属于“从七品”散官。他没功名,七品下是特殊情况下任命的,相当于副处级,已经是很高了。年终腊日,腊八吧,还得了皇帝赏赐,但这工作待遇也不高。但干了没多久皇帝就请他回家探亲了,说明有点那个,主要是他崇拜房琯,房是玄宗老臣,与肃宗本就有隔阂,房尚空谈,即能论时事义正严辞,又懂佛道琴,但不切实际,不懂用兵,一搞就败,在战乱时做宰相的确不称职,皇帝贬他是有道理的,并且没有追究败仗的责任对他是不错了,杜甫维护他皇上自然不待见。于是贬职,岗位换了。这中间还让他放假了三四个月,八月初一回几百里外的鄜州羌村(现陕西富县)探亲。十一月回来,这期和朝中高官结识,中书舍人贾至,太子中允王维,右补阙岑参,还有年才三十二岁的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严武,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与严武的父亲严挺之可能相识,当然严挺之级别要高于杜审言,但杜审言诗文名气很大。杜甫在这时就和严武有了很深交情。

第三份工作、华州司功参军

​ 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工作地点: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级别:从七品下。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即司功参军事,职事官,还是挺忙的。

759年7月,杜甫到任,这个从七品下的职级不一定准确,但从皇帝身边好歹干过外放提级也是可能的,他工作很认真,做了很多工作,但没干多久,对政治失望了,朝廷没有振兴的希望,于是辞职弃官,当时内乱不平,吐蕃不断骚扰,决定旅居秦州(甘肃天水)。在秦州,杜甫住了三个多月,由于经济窘迫,辗转来到了同谷县,一个多月后启程759年底到成都,这一年是他最苦的一年了。

入川之前总共也就工作了二年多。

第四份工作、检校工部员外郎

​ 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广德二年(764年)六月到广德三年(765年)正月3日,工作地点:成都,级别:级别:从五品。工作内容:出谋划策,处理公文等。

检校,是指朝廷派官员去地方办事,相当于巡检/视的意思。唐中后期检校”官职均为散官或加官,不具有事职权。安史之乱后,“检校”官职盛行,使用范围扩大,节度使的幕府参谋大多都采用“检校”官职。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是杜甫的虚衔,只表明其品级,实职为幕府参谋。这时五十三岁了,赐绯鱼袋,唐代三品以下~五品以上赐绯袍,佩银鱼袋。检校工部员外郎,干了半年多的样子。从五品,是官制中九品十八级的第十级,知州司马那一类,相当于副厅级吧,但他这是虚职而且在偏远地方,可以算二级巡视员。

老朋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请他出来做官,这是杜甫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官,距离上一次有五年时间。这个工作需要在城内,很勉强同意,要住在成都节度使署中,工作繁忙,并不如意,累得身体也很差,一再辞任才同意回草堂。

杜甫在朋友们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建草堂,高适、严武先后镇蜀,杜甫在这里过了两年半的安稳日子,宝应元年(762年)玄宗肃宗相继驾崩,唐代宗李豫,任命严武为京兆尹兼山陵桥道使,监修皇陵。严武出成都后战乱调动也不得不离开成都,杜在严武765年4月去世后也就离成都了,严终年四十,突病死在成都。

严武是掌握一方大权的重臣武将,是杜的好友加诗友,时常帮杜解决困难,但也一直想帮他做事,并且直率霸道,写诗二三流的水平。有评价说他镇蜀多年,恃功自傲,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人都有两面性,治理政事要严格,打仗要凶猛,要想得到文艺圈好评要大方尊重,要有民意则需有人赞美共情,可以说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杜甫是个文人,知他任性好战,但对于严的政绩口碑,未必知道那么多,严是房琯一系,且忠君,为国不拘小节就不是坏人,杜甫对他的诗有过欣赏,没有评价过他的品行。

杜甫在成都五年半,其中在外一年九个月,实际不到四年住在杜甫草堂,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了。

还有两个工作,杜甫没入职,不过写上吧。

一、河西县尉,755年10月份。级别:正八品下。河西县在现在渭南市代管的县级市韩城市。

县尉是县里具体负责执行办事的官员。职能是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工作内容包括行政、司法、财政等各个方面,大县尉二人,一人职掌兵法士,一人职掌功户仓,小县一人。八品这级别就是乡里干部那样的。

但他认为这工作是酷吏干的,于是辞了任命。

杜甫在745年到的长安,他父亲杜闲自兖州司马改任距长安不远的奉天(陕西乾县)县令,已在741年病故,所以不是投奔父亲,是想进京入仕,但考试没有成功,就写诗给当朝高官以图赏识,可能写给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被欣赏,所以任命他做一个小官。在长安时只回了几趟洛阳,长安十年才上班,他父亲去世之后家里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很是清苦了。

二、京兆功曹参军:

​ 这个工作他也没去干。杜甫召补京兆功曹参军在两《唐书》记载的时间不一。《旧唐书》的时间跨度较大,是在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杜甫寓居成州同谷之后,严武镇成都之前;《新唐书》是在杜甫入蜀并于上元元年(760)春在成都营建草堂之后,严武镇成都之前。但最可能是严武推荐的他,严武担任京兆尹期间,即宝应元年(762)四月到广德元年(763)十月之间。没有去应召是因改元曰广德(763年)……冬十月……京兆尹、兼吏部侍郎严武为黄门侍郎,严武调任,他自然不会再去了。

京兆功曹参军是正七品下,负责京兆府每年的乡贡进士和官员考课,京兆官员考课,也是极大的实权。唐代各级官员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报送吏部,据此升迁转贬。能在京兆府做官的人,不是有实力,就是有背景,京畿县令更是通向台阁高官的捷径和前奏,而他们是否能顺利升迁,京兆功曹参军的评价也是举足轻重。比着现在说这可是相当于主管干部考评的一个副处啊。​​​​

相关推荐

小区写字楼快递自助柜能放几天
Bet体育365提款不到账

小区写字楼快递自助柜能放几天

📅 08-28 👁️ 827
阿隆索重回老本行!皇马世俱杯祭出经典 3421 阵型
365体育注册送365

阿隆索重回老本行!皇马世俱杯祭出经典 3421 阵型

📅 07-19 👁️ 2969
洛克王国世界boss介绍 洛克王国世界常见boss攻略
Bet体育365提款不到账

洛克王国世界boss介绍 洛克王国世界常见boss攻略

📅 10-13 👁️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