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猪的战斗力会退化呢?首先在外形上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家猪没有獠牙,但其实在家猪刚出生时是有獠牙的。不过后期为了防止它们打斗弄伤自己,就把家猪的四颗獠牙给剪掉了。如果不剪的话,成年家猪獠牙最长可长到约十四厘米,打起架来可想而知。其次就是家猪性情比较温和,在人类的圈养下,每天好吃好喝的供养,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捕猎,更不用和其它动物争活地盘。这也就使得它们的战斗力不断退化,性情也变得比野猪温顺,在不触碰猪逆鳞的情况下,它都懒得搭理你。
除了战斗力因素外,猪不怕蛇,能吃蛇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野猪对蛇毒有一定的抵抗力。
野猪属于杂食性动物,不仅善于捕食野兔、老鼠、吃树根、腐肉,还能捕食蝎子以及毒蛇。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野猪对一些毒蛇的毒液已经有所适应,并不会轻易被毒死,况且蛇毒只有进入血液才能进行反应,对猎物进行伤害。但无论是家中还是野猪,都是皮糙肉厚的,皮下脂肪层非常厚。而野猪全身更是拥有长而厚的鬃毛。风吹日晒,加上喜欢在泥潭打滚,泥晒干了裹在身上就是妥妥的“铠甲”。在这样多层的防御下,一般的毒蛇基本是很难咬上猪的。就算咬伤了,猪体型庞大,普通小型毒蛇的蛇毒就那么一点点,几乎不够用。即使中毒了,猪脂肪里面的血管比较少,传播速度相对快,过不了多久猪也能慢慢解毒。如果毒蛇被猪吃下肚就更不怕蛇毒了。蛇毒看似可怕,其实就是一种多态蛋白质,只要野猪吃毒蛇的时候,嘴巴没有伤口,毒液就进入,毒液也会被胃里的酶分解掉。
第二,野兽拥有强大的秘密武器——犬齿。
公猪有着两对锋利且不断向外生长的犬齿,平均长达6厘米,最长可达14厘米。两者一旦相遇,野猪庞大的身躯、锋利坚硬的牙齿所带来的冲撞力和顶拱,像小型毒蛇基本无法抵抗。而且一头成年野公猪的咬合力并不逊色于老虎,能轻易咬伤毒蛇并将其碾碎,吃起毒蛇来都是嘎嘣脆。
就算是家猪,在生死关头也会奋力反抗。像我们杀年猪时,一头两百公斤的猪都需要花费四、五个成年人才能搞定。
第三,猪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毒蛇难逃魔爪。
猪虽说视力差,但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嗅觉要比人青春一百万倍。不仅可以用鼻子搜寻食物,还可以挖洞推动五十千克重的重物,加上好奇心重,遇见啥都要拱一拱。在国外一些国家会训练出做缉毒警,所以即使躲在洞穴中冬眠的蛇,野猪也能通过气味找到,并且挖洞将蛇翻出来吃掉。
虽说猪能吃蛇,但如果是遇到像蟒蛇、眼镜蛇这些大型毒蛇,它们还是会害怕。不过一般情况下,猪和蛇很少有机会碰面的。
毒蛇的天敌还有哪些呢?
第一种,蜜獾,人称平头哥。说起吃毒蛇的行家,就不得不提平头哥蜜獾。不服就干,说的就是它。虽说是鼬科动物,体长只有约九十厘米,但蜜獾生性好斗,胆大无畏,还放荡不羁。见谁都不服,把眼镜蛇当辣条吃。遇见草原之王狮子也要上前挑衅一番。掏蜂窝吃毒蝎,就连掏肛能手猎狗见了都要让它三分,不管是群殴他都无所畏惧,简直就是十足的干架王。所以人们也调侃给它总结了几个人生信条,平头白发迎披风,非洲大地我最凶。打架不要告诉我有多少人,只要告诉我地点等等。
蜜獾的食谱,包括蝎子、毒蛇、蜜蜂等毒物吃起眼镜蛇来更像是吃辣条。捕蛇技巧十分高超,且体内有着强大的抗毒系统,对毒蛇有一定的抵抗力。即使是被毒蛇咬伤了,睡一觉起来就没事了。于是很多人认为蜜獾不清,但其实蜜獾对蛇毒并不是完全免疫的,它只对特定的非洲本地眼镜蛇科的毒蛇有着一定的抗毒能力。
第二种,狐獴,人称獴哥,是一种只有一斤多重的小型哺乳动物,常年栖息于非洲的沙丘以及沙漠地带。跟平头跟蜜獾一样,狐獴同样拥有强大的抗毒系统。不同的是,狐獴是群居动物,一个狐獴群体多达2到50只,狐獴的食谱同样也包括蜘蛛、毒蛇、毒蝎等,其捕蛇技巧也十分高超,常常是群体出动,讲究团队协作。在日常觅食中,为了保证安全,它们会在群体中派一只狐獴站岗放哨。一旦遇到毒蛇就会发出叫声示警,同时同伴会迅速做出判断,如果打不过就躲进洞穴避难。如果是毒蛇党,它们就会一拥而上,然后挺直腰板活捉敌人。如毒蛇反抗,它们就将毒蛇围住。在数量以及能抵抗蛇毒的优势下,毒蛇往往只能成为它们的盘中餐。
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我的作品,请记得点赞和收藏,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