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帝國君主详情开国君主高祖神堯皇帝李淵末代君主昭宣皇帝李柷建立618年终结907年居所长安太极宫长安大明宫产生方式继承制
中国君主列表
传说時代
夏
商
周
西周
东周
春秋
戰國
秦
汉
西汉
新
东汉
三国
曹魏
蜀汉
孙吴
晋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宋
北魏
齐
梁
西魏
东魏
陳
北周
北齐
隋
唐
五代十国
辽
西夏
宋
北宋
南宋
金
元
明
清
本表主要列出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唐朝”政权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不被广泛承认的君主。
包含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君主、追尊君主。
唐朝[编辑]
唐朝君主与年号 查论编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
年号使用时间
陵寝
-
德明皇帝(743年玄宗李隆基追谥)
皋陶
?
-
-
-
-
-
-
先天太上皇(743年玄宗李隆基追谥)
李敬
前1229年-前529年
-
-
-
-
-
太上玄元皇帝(666年高宗李治追谥)
李耳
前571年-前471年
-
-
-
-
大圣祖(743年玄宗李隆基追尊)[註 1]
玄元皇帝(743年玄宗李隆基追谥)[註 2]
聖祖(749年玄宗李隆基改尊)[註 3]
大道玄元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改谥)
大圣祖(754年玄宗李隆基改尊)
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754年玄宗李隆基改谥)
太祖(西凉李歆尊)
凉武昭王(西凉李歆谥)
李暠
351年-417年
-
-
-
-
-
兴圣皇帝(743年玄宗李隆基追尊谥为唐皇帝)
-
-
唐宣簡公(618年高祖李渊追谥)[參 1]
李熙
426年-461年
-
-
-
建初陵
献祖(674年高宗李治追尊)
宣皇帝(674年高宗李治追谥)
-
-
唐懿王(618年高祖李渊追谥)[參 1]
李天錫
?
-
-
-
啟運陵
懿祖(674年高宗李治追尊)
光皇帝(674年高宗李治追谥)
-
-
唐国襄公(北周追谥)
李虎
?
-
-
-
永康陵
-
唐景王(隋恭帝楊侑追谥)[參 1]
太祖(618年高祖李渊追尊)
景皇帝(618年高祖李渊追谥)[參 1]
-
-
唐国仁公(北周谥)
李昞
?-573年
-
-
-
興寧陵
-
唐元王(隋恭帝楊侑追谥)[參 1]
世祖(618年高祖李渊追尊)
元皇帝(618年高祖李渊追谥)[參 1]
高祖(635年太宗李世民尊上)
太武皇帝(635年太宗李世民谥)
李渊
566年4月7日-635年6月25日(69岁79天)
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8年78天)
武德
618年-626年
献陵
神尧皇帝(674年高宗李治改谥)
神尧大圣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754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太宗(649年高宗李治上)
文皇帝(649年高宗李治初谥)
李世民
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51岁163天)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22年309天)
贞观
627年-649年
昭陵
文武圣皇帝(674年高宗李治加谥)
文武大圣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754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高宗(684年睿宗李旦尊上)
天皇大帝(684年睿宗李旦初谥)
李治
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55岁159天)
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34年165天)
永徽
650年-655年
乾陵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天皇大圣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754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
义宗(705年中宗李显追尊,718年玄宗李隆基去廟號)
孝敬皇帝(675年高宗李治谥)
李弘
652年-675年
-
-
-
恭陵
中宗(710年睿宗李旦尊上)
孝和皇帝(710年睿宗李旦初諡)
李显(曾改名李哲)[參 2]
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53岁219天)
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54天)
嗣圣
684年
定陵
孝和大圣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754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睿宗(716年玄宗李隆基尊上)
大圣真皇帝(716年玄宗李隆基初谥)
李旦(初名李旭轮、李轮)[參 3]
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54岁21天)
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6年231天)
文明
684年
桥陵
玄真大圣皇帝(749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光宅
684年-688年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754年玄宗李隆基加谥)
永昌
689年
载初
689年-690年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中宗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复位,复唐国号)
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53岁219天)
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5年130天)
神龍
705年-707年
定陵
景龍
707年-710年
-
殇皇帝(714年玄宗李隆基谥)
李重茂
695年-714年
710年
唐隆
710年
不明
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复位)
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54岁21天)
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2年45天)
景雲
710年-711年
桥陵
太極
712年
延和
712年
-
-
-
李重福(原为谯王)
680年-710年
710年
中元克复
710年
-
-
-
让皇帝(741年玄宗李隆基追谥)
李憲(初名李成器)
679年-741年
-
-
-
惠陵
玄宗(763年代宗李豫追谥)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763年代宗李豫追谥)
李隆基
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6岁237天)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日(43年328天)
先天
712年-713年
泰陵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寶
742年-756年
-
-
靖德太子(752年玄宗李隆基谥)[參 4]
李琮(初名李嗣直、李潭)
?-752年
-
-
-
齊陵
-
奉天皇帝(762年肃宗李亨追谥)
肅宗(763年代宗李豫尊上)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763年代宗李豫谥)
李亨(初名李嗣升,后改李浚,再改李璵)
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50岁209天)
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6日(5年277天)
至德
756年-758年
建陵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
761年-762年
-
-
承天皇帝(768年代宗李豫追谥)
李倓
?-757年
-
-
-
順陵
代宗(779年德宗李适尊)[參 5]
睿文孝武皇帝(779年德宗李适谥)
李豫(初名李俶)
726年11月11日-779年6月10日(52岁211天)
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17年23天)
寶應
762年-763年
元陵
廣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曆
766年-779年
-
-
-
李承宏(原为廣武王)
?
763年
763年
德宗(805年憲宗李純尊上)
神武孝文皇帝(805年憲宗李純谥)
李适
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62岁274天)
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25年258天)
建中
780年-783年
崇陵
興元
784年
貞元
785年-805年
-
順宗(806年憲宗李純尊上)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806年憲宗李純初谥)
李誦
761年2月21日-806年2月11日(44岁355天)
805年2月28日-805年8月31日(184天)
永貞
805年
丰陵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849年宣宗李忱加谥)
憲宗(820年穆宗李恆尊上)
圣神章武孝皇帝(820年穆宗李恆初谥)
李純(初名李淳)
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41岁334天)
805年9月5日-820年2月14日(14年162天)
元和
806年-820年
景陵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849年宣宗李忱加谥)
穆宗(824年敬宗李湛尊上)
睿圣文惠孝皇帝(824年敬宗李湛谥)
李恆(初名李宥)
795年7月26日-824年2月25日(28岁214天)
820年2月20日-824年2月25日(4年5天)
長慶
821年-824年
光陵
敬宗(827年文宗李昂尊上)
睿武昭愍孝皇帝(827年文宗李昂谥)
李湛
809年7月22日-827年1月9日(17岁171天)
824年2月29日-827年1月9日(2年315天)
寶曆
824年-826年
莊陵
-
-
-
李悟(原为绛王)
?-826年
826年
-
826年
文宗(840年武宗李炎尊上)
元聖昭獻孝皇帝(840年武宗李炎谥)
李昂(初名李涵)
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30岁82天)
827年1月13日-840年2月10日(13年28天)
寶曆
826年
章陵
大和
827年-835年
開成
836年-840年
武宗(846年宣宗李忱尊上)
至道昭肅孝皇帝(846年宣宗李忱谥)
李炎(初名李瀍)
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31岁294天)
840年2月20日-846年4月22日(6年61天)
會昌
841年-846年
端陵
宣宗(860年懿宗李漼尊上)
聖武獻文孝皇帝(860年懿宗李漼初谥)
李忱(初名李怡)
810年7月27日-859年9月10日(49岁45天)
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10日(13年141天)
大中
847年-859年
贞陵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872年懿宗李漼加谥)
懿宗(874年僖宗李儇尊上)
昭聖恭惠孝皇帝[參 6](874年僖宗李儇谥)
李漼(初名李温)
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39岁230天)
859年9月13日-873年8月15日(13年336天)
大中
859年
简陵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888年昭宗李曄尊上)
惠聖恭定孝皇帝(888年昭宗李曄谥)
李儇(初名李儼)
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25岁317天)
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14年248天)
咸通(未改元)
873年-874年
靖陵
乾符
874年-879年
廣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啟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
-
-
李熅(原为襄王)
?-886年
886年
建贞
886年
昭宗(905年哀帝李柷初上)
聖穆景文孝皇帝(905年哀帝李柷初谥)
李曄(初名李傑,即位後改李敏,再改李曄)
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37岁175天)
888年4月22日-901年3月1日(12年313天)
龍紀
889年
和陵
襄宗(905年哀帝李柷改上庙号)
恭靈莊閔孝皇帝(905年哀帝李柷改谥)
大順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昭宗(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追复庙号)
聖穆景文孝皇帝(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追复谥)
乾寧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
-
-
李𥙿(本名李祐,改名李缜)(原为德王)
?-905年
900年-901年
光化(未改元)
900年-901年
昭宗
聖穆景文孝皇帝
李曄(初名李傑,即位後改李敏,再改李曄)(复位)
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37岁175天)
901年3月1日-904年9月22日(3年205天)
天復
901年-904年
和陵
天祐
904年
-
-
哀皇帝(908年后梁太祖朱晃谥)
李柷(初名李祚)
892年10月27日-908年3月26日(15岁151天)
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2年227天)
天祐(未改元)
904年-907年
温陵
昭宣光烈孝皇帝(929年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
武周[编辑]
武周君主与年号 查论编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
年号使用时间
陵寝
-
齊聖皇帝(武则天追谥)
姒啟
?
-
-
-
-
始祖(武则天追尊)
文皇帝(武则天追谥)
姬昌
前1152年-前1046年
-
-
-
德陵
-
睿祖(武则天追尊)
康皇帝(武则天追谥)
姬某
?
-
-
-
乔陵
-
嚴祖(武则天追尊)
成皇帝(武则天追谥)
武克己
?
-
-
-
节陵
-
肅祖(武则天追尊)
章敬皇帝(武则天追谥)
武居常
?
-
-
-
简陵
-
烈祖(武则天追尊)
渾元昭安皇帝(武则天追谥)
武儉
?
-
-
-
靖陵
-
顯祖(武则天追尊)
立極文穆皇帝(武则天追谥)
武華
?
-
-
-
永陵
-
太祖(武则天追尊)
無上孝明高皇帝(武则天追谥)
武士彠
559年-635年
-
-
-
昊陵
-
則天大聖皇后
武曌
624年-705年
690年-705年
天授
690年-692年
乾陵
如意
692年
天后(中宗李显改谥)
长寿
692年-694年
延载
694年
大圣天后(睿宗李旦加谥)
證聖
695年
天冊萬歲
695年
天后圣帝(睿宗李旦改谥)
萬歲登封
695年-696年
萬歲通天
696年-697年
圣后(睿宗李旦改谥)
神功
697年
聖曆
698年-700年
则天皇后(玄宗李隆基改谥)
久視
700年-701年
大足
701年
则天顺圣皇后(玄宗李隆基加谥)
长安
701年-705年
神龙
705年
注释[编辑]
註:
^ 《旧唐书》稱該年尊為“大聖祖”,但下文仍稱“聖祖”,檢索全唐文,“大聖祖玄元皇帝”的稱呼不在少數,可見確為“大聖祖”,“聖祖”當為省稱。
^ 高宗加“太上玄元皇帝”尊號,多省稱“玄元皇帝”,至743年正式改稱“大聖祖玄元皇帝”。
^ 見於《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加號冊文》。
参考文献[编辑]
參:
^ 1.0 1.1 1.2 1.3 1.4 1.5 [北宋] 欧阳修 等.新唐书.本紀第一 高祖.“(義寧元年)十二月癸未,隋帝(杨侑)贈唐襄公為景王;仁公為元王;夫人竇氏為唐國妃,謚曰穆。……武德元年五月甲子,(李渊)即皇帝位于太極殿。……己卯,追謚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
^ 《舊唐書 本紀第七》:“中宗……諱顯……儀鳳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聖曆元年,召還東都,立為皇太子,依舊名顯。”
^ 《舊唐書 本紀第七》:“睿宗……諱旦……總章二年,徙封冀王。上初名旭輪,至是去「旭」字。……改名旦,徙封豫王。……及革命,改國號為周,降帝為皇嗣,令依舊名輪……聖曆元年……請讓位于中宗。則天遂立中宗為皇太子,封帝為相王,又改名旦,授太子右衛率。”
^ 《新唐書 列傳第七》:“奉天皇帝琮……(開元)十載薨,贈太子,謚靖德。……肅宗立,詔曰:「靖德太子琮,……宜進謚奉天皇帝,妃竇為恭應皇后。」……墓號齊陵……琮始名嗣直……開元十三年,更名曰潭……後十年改今名。”
^ 王夫之《讀通鑑論》:「唐諱世,代宗猶言世宗,近人欲以加景皇帝,其不學如此。」
^ 《太平御覽》等書又作“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
参见[编辑]
主条目:唐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主条目:唐朝皇帝世系图
查论编唐朝(含武周)君主详见:唐朝君主列表、唐朝皇帝世系图追尊李唐追尊德明帝 · 先天太上皇 ~ 大圣祖 · 兴圣帝 · 献祖 ~ 懿祖 ~ 太祖 ~ 世祖 · 义宗/孝敬帝 · 讓帝 · 奉天帝 · 承天帝武周追尊齊聖帝 · 始祖 · 睿祖 · 嚴祖 ~ 肅祖 ~ 烈祖 ~ 顯祖 ~ 太祖统治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武则天稱制) → 睿宗(武则天稱制) → 则天后(武周) → 中宗(復辟) → 殇帝 → 睿宗(復辟) → 玄宗 → 肅宗 → 代宗 → 德宗 → 順宗 → 憲宗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昭宗/襄宗 → 昭宣帝/哀帝自立谯王 · 广武王 · 絳王 · 襄王 · 德王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北魏 / 南朝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人民共和国
查论编中國历代君主及政治領袖君主时期:君主、皇帝傳說時代傳說時代君主先秦时代夏朝夏朝君主商朝商朝君主周朝
周朝君主
諸侯國君主
秦国君主
世系
帝国时代秦汉三国
秦朝皇帝
漢朝皇帝
三國皇帝
两晋十六國
晋朝皇帝
十六國皇帝
南北朝南北朝皇帝隋唐
隋朝皇帝
唐朝皇帝
五代十国五代十國皇帝宋辽金西夏
宋朝皇帝
遼朝皇帝
金朝皇帝
西夏皇帝
元明清
元朝皇帝
各汗国君主
世系
明朝皇帝
清朝皇帝
共和时期:领导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中華民國
領導人
国家元首
大总统 → 大元帥 → 國民政府主席 → 总统
国家副元首
副总统 → 國民政府副主席 → 副总统
政府首腦
总理 → 行政院院長
“君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导人
国家元首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国家主席
国家副元首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 国家副主席
政府首腦
总理
執政黨領袖
中共中央主席 → 中共中央总书记
最高领导人
最高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