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上海宁国禅寺在蒙蒙细雨中向四方信众普施腊八粥,为湿冷的冬天增添无限暖意。
从汉代开始,我国在腊月初八就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寺院于每年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化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八种材料煮成粥布施给信众。食粥者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信众把它叫做“佛粥”。
天未亮,宁国禅寺法师们便带领两序大众在大雄宝殿前和五观堂内施粥,一早赶来的善信和市民们便在雨中等候。每人都领取了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细细品尝,回味无穷。甘甜柔软的腊八粥驱走了冬雨的湿气,幸福笼罩着每一位善信。
佛教每年都会以施予腊八粥的形式,以此来纪念佛陀成道和感谢四众弟子的支持,这一碗腊八粥盛满着宁国禅寺满满的温暖与祝福。
腊八粥又称“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经过六年的苦行生活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成佛,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如今“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